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PET/CT中心(2台美国GE的PET/CT,2台回旋加速器;华中地区首台PET/MR)、SPECT/CT显像室(2台SPECT-CT,1台SPECT)、体外分析实验室、核素治疗门诊及病房,同时也是湖北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与湖北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微信扫一扫,预约更便捷
预约电话:400-995-270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始建于1866年,是扎根武汉历史最悠久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挂靠单位,系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荣获全国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荣誉。
医院由本部、西院区、肿瘤中心和金银湖国际医院(在建)组成,编制床位5000张,年门急诊量570.3万人次、住院量22.7万人次,手术量12.1万台次,主要医疗指标稳居国内前列。其中心脏移植连续5年领跑全国,心肺联合移植术、心脏移植术、连体婴儿分离术、骨髓移植、腔镜下巨结肠切除术、细胞治疗等居国内领先水平。医院现有职工8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96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8人(含青年长江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博导204人、硕导568人。拥有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专科挂靠湖北省质控中心,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优势学科群。配置PET-MR、PET-CT、达芬奇机器人、射波刀等高端医疗设备,率先将混合现实信息技术、人工生物角膜等应用于临床手术实践。此外,医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连续5年中标国家自然基金数100余项,居国内医疗机构前三。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医院加大国际化进程,与德、英、美、日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协作关系。
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原称同位素室,创建于1959年,是国内最早开展同位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单位之一。经5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业务范围广泛,诊断、治疗门类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
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PET/CT中心(2台美国GE的PET/CT,2台回旋加速器;华中地区首台PET/MR)、SPECT/CT显像室(2台SPECT-CT,1台SPECT)、体外分析实验室、核素治疗门诊及病房,同时也是湖北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与湖北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核医学科拥有雄厚的技术队伍,全科总人数37人,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硕导3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医师17人,硕士学位2人。自2001年以来,先后有4位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核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核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等十多种专业学术期刊常务编委、编委等重要学术职务。
核医学科历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及部级重要科研项目。自2001年以来,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3项,部省级课题10余项。在肿瘤显像诊断与疗效评估、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等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在教学方面,每年承担包括研究生、临床医学7、8年制、医学及卫生系本科生的核医学的教学任务,同时多次协同国际原子能机构,承担了核医学技术人员培训班教学任务。担任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实验核医学》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规划教材《核医学》主编、全国临床医学八年制国家“十一五”规划《核医学》教材主编、全国本科生统编教材《核医学》副主编、全国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规划教材《影像核医学》副主编等。
核医学科拥有世界先进的诊断设备,包括目前世界先进的美国GE公司Discovery VCT和LS 型PET-CT、德国SIEMENS公司的Symbia T6 SPECT-CT、美国GE 公司VG和MPR型SPECT、罗氏公司化学发光检测仪、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放射免疫分析仪等设备。核医学临床业务非常广泛,在肿瘤疾病、甲状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肺栓塞以及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的诊断方面独具特色,在核素治疗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特别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类风湿性关节炎、转移性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兰晓莉
所在科室:核医学科、PET中心
职 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专长: 在临床工作中,主要从事PET/CT、SPECT/CT的诊断和甲状腺疾病的核素治疗,尤其在PET/CT疑难病例诊断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核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Americ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USA)、《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等杂志编委,MolecularImagingandBiology,MolecularImaging,NuclearMedicineandBiology等15种英文期刊审稿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及第七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在科学研究中,一直致力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尤其在报告基因显像、多模态分子显像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以副组长主持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类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肿瘤分子影像诊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领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参编专著及全国规划教材等共12部。2010年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5年荣获亚洲核医学论坛专题报告一等奖等。
张永学
所在科室:核医学科、PET中心
职 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专长: 在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甲状腺疾病的诊断、肿瘤疾病的PET/CT诊断与疗效评估、冠心病核医学影像诊断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湖北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主任,湖北省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协和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1-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核学会副理事长兼核医学分会理事长、湖北省医学会理事、湖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等编委。
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5项,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子项目1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各1项,部省级课题3项。在肿瘤分子影像研究领域第一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并被湖北省科协授予“湖北科技精英”称号,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奖,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201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师表奖(治学楷模),2014年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现担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规划教材《核医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医学八年制《核医学》主编,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全国研究生教材《核医学》主编等。培养博、硕士研究生70余名、博士后2名。
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40余年,在核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甲状腺疾病的诊断、肿瘤疾病的PET/CT诊断与疗效评估、冠心病核医学影像诊断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特别是甲亢、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碘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转移性骨肿瘤、真红细胞增多症等治疗有独到的见解,2006年被武汉市卫生局和市文明办评为“武汉地区人民满意的好医生”,2014年获我国医师行业的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